對待200系不鏽鋼產品要趨利避害
200系不鏽鋼是鉻錳氮系不鏽鋼,最早開發于二戰時期。當時是為解決戰爭期間鎳供應量不足而生產的一種不鏽鋼的替代品。二戰結束後,200系不鏽鋼一直在有限的範圍內使用,一般用于生產旗桿、汽車輪轂等產品。該產品在ISO15510(不鏽鋼熔鍊成份)標準中有列示。在成熟的不鏽鋼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其生產和消費僅佔不鏽鋼總量的2%左右。
資料顯示,200系不鏽鋼根據含鎳量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牌號,同時各個國家、各個企業生產的200系列牌號也各有不同。美國最初研制的201和202兩個牌號的不鏽鋼含鎳量均在4%左右,其耐腐蝕性雖然比300系稍差,但仍能在一些領域替代300系。
目前中國市場上流通201、202不鏽鋼並非真正意義上按照美國標準執行的201、202,其是在AISI標準上減少了鎳,而對其它成份進行了調整,在某些性能上有一定改善,而耐蝕性則有下降。然而,正是因為200系列不鏽鋼的鎳含量較低,所以,相對于300系列不鏽鋼而言,200系就具備了顯著的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
由于國內目前對200系不鏽鋼還缺乏一個權威統一的標準,因此,在200系的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給生產及日常應用留下了較多隱患。例如有的品牌的200系不鏽鋼產品其鎳含量只有1%左右,而且為了達到無磁的特性而降低了鉻含量。這種品種不僅耐蝕性差,較易生鏽,而且在焊接過程中還容易產生錳蒸氣危害人的健康。
有關行業的權威人士指出了這類200系產品(含鎳在4%以下)的危害:
1、受利益驅動,以假亂真:假冒偽劣的200系與300系(鉻鎳不鏽鋼)產品同屬“奧氏體”,同樣具有“無磁性”,因而在最終消費中大量假冒300系產品,以此獲得暴利,幹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2、帶動國內“地條鋼”企業大量生產同類產品:由于存在高額利潤,國內“地條鋼”企業大量生產假冒偽劣200系不鏽鋼。目前全國可生產此類產品的企業其生產能力在200萬噸以上。
3、假冒偽劣的200系不鏽鋼產品的抗腐蝕性能遠遠低于300系不鏽鋼產品。該產品投入使用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出現鏽蝕,給廣大的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嚴重侵佔國內不鏽鋼正規產品的市場份額。
4、 污染不鏽鋼廢鋼的循環利用,又造成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眾所週知,不鏽鋼是一種可回收利用的產品,而假冒200系不鏽鋼產品含磷、銅較高無法回收,而該產品還含1%鎳,及少量金屬鉬,這無意是對緊缺貴重金屬資源的一種浪費。
但是由于中國市場的需求特點,200系列不鏽鋼雖然有著諸多弊端,但其具備成本低廉的優勢,尤其在目前鎳價飛漲的情況下,200系還是有著相當的市場份額的。對200系不鏽鋼產品如何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這是目前要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是對市場加以規範,要制訂統一的牌號標準,適當使用一些含鎳量4%左右的鋼,嚴格限制鎳含量只有1%且鉻含量低的鋼種。不鏽鋼制造企業加強產品標識,加強不鏽鋼品牌管理。
2、其次是要加大宣傳力度,讓下遊用戶清楚了解到鎳含量過低所帶來的危害。
3、國內不鏽鋼生產部門還需要加大研發力度,不斷發展冶鍊技術,用性能更好的產品來淘汰200系中的劣質產品。例如當鋼中含氮量達到1%時,其耐腐蝕性能就會大大提高。
4、應該正確引導消費者認識鐵素體不鏽鋼(400系),推廣鐵素體不鏽鋼的應用。鐵素體不鏽鋼一般不含鎳,成本要大大低于奧氏體鋼(300系),而且一些性能如耐氯腐蝕與耐應力腐蝕都優于奧氏體鋼。目前歐美等國鐵素體不鏽鋼的使用量已佔整個不鏽鋼用量的40%左右,而我國只佔不到10%。如果能大力推廣鐵素體不鏽鋼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鎳缺乏帶來的高價不鏽鋼問題。
資料來源:
中國不銹鋼網 http://www.510b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