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說明
交易說明 購物流程 : 詢問價錢→匯訂金三分之一→製作時間→告知出貨時間(尾款一律付清才出貨) 由於我們的物品都算大件物品請自行運送或自付運費. 由於習俗關係.物品迎神或出陣後不得賣給下ㄧ位客人.為了客人權益.一但交易完成後.視為使用過.恕不退換. 付款方式: ATM轉帳: 銀行代碼013 帳號:111500020284 銀行匯款: 國泰世華銀行左營分行 戶名: 張家榛 帳號:111500020284 國際匯款銀行資料: NAME OF BANK: CATHAY UNITED BANK ADDRESSS: NO.366, Bo-ai 2nd Rd.,Zuoying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813, Taiwan, R.O.C. SWIFT: UWCBTWTP ACCOUNT NO : 111500020284 BENEFICIARY′S NAME: ZHANG JIA ZHEN 出貨方式: 小件:日通貨運 大件:自取或請專車專送(運費自付)





轎前大鼓+不銹鋼車台


~我們有專業的師傅前往當面洽談估價並提供諮詢~



(一).大鼓訂製部份:


八角鼓面 :


寬尺寸4.8尺至6尺*厚1尺至2尺


圓型鼓面 :


寬尺寸 4.8尺至6尺*厚1尺至2尺


 


(二).不銹鋼車台訂製之部分:


不銹鋼車台可依客戶需求製作或依設計圖製作


 


(三).電燈部份:


可依喜好安裝省電日光燈or鹵素燈or霓虹燈or非霓虹LED水管燈or水管燈or投射燈(材料.安裝工資另計)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如何區分佛像與神像?兩者有什麼不同?


 


如何簡易地分別佛教與道教?


 


  過去一般人總是「佛道不分」,最明顯的例子是:佛教的僧


 


眾駐錫以修行辦 道,同時提供在家信徒聽經聞法、親近三寶、參


 


與宗教活動的處所,一般稱 之為「佛寺」或「寺院」;但也有稱


 


為「寺廟」者,廟與宮、觀、殿、壇同 為道教的修行場所。


 


「寺」與「廟」並稱,可見中國「佛道不分」的「民間 信仰」根


 


深柢固。


 


  民間信仰不但佛道不分,而且神佛同時供奉,在很多的媽祖


 


廟都供有觀世音菩薩;一般家庭,尤其是經商的店家,也往往把


 


彌勒佛當財神爺供奉。


 


  說到彌勒佛,在一般佛教寺院的山門入口,大都供奉著笑臉


 


迎人的彌勒佛, 入了山門,迎面的是一位威武凜然,手執金剛降


 


魔杵的將軍,就是韋馱天將,也就是佛教的護法神。這表示在佛


 


門裡,慈悲的攝受與力的折服同等重要,所以佛教有謂「菩薩低


 


眉,金剛怒目」,這句話基本上已經點出佛像與神像的不同了。


 


  一般佛教的佛菩薩聖像大都是眼簾微斂、面露慈光的「俯視


 


眾生」,顯示出佛教「慈悲」的特質。反之,一般的神像大都濃


 


眉上揚、雙眼圓睜,表現出 威武逼人、剛毅不拔的神氣。


 


  佛教是一個重視慈悲、威儀的宗教,佛經有謂「三祇修慧,


 


百劫修相好」, 成就佛果之前,首須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 ,甚至「三千威儀」、「一襲袈裟」都可以度眾,所以佛像


 


的雕塑很重視「相好莊嚴」與慈悲的流露。而一般神像則為了發


 


揮「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警世效果,大都以凜然不可侵犯之姿呈


 


現。


 


  另外,要區分佛像與神像的不同,還可以從手勢、器物、服


 


飾上來分別。佛菩薩的手勢一般有結印與放光接引等各種姿態,


 


有的則手執蓮花、淨瓶、摩尼寶珠等,代表清淨、光明、善美;


 


神像一般都是仗劍執鐧,或手執長槍、金剛杵等武器,代表善惡


 


分明、替天行道。佛教的佛像大都是身金色,樸實無華,相好莊


 


嚴而無鬍鬚,象徵佛教是一個充滿年輕活力的宗教;道教的神像


 


則披衣掛袍,穿金戴銀,長髯飄飄,表示修練有成,道行高深。


 


  至於說佛教與道教到底有哪些不同?服飾、法器、修行居所


 


的稱呼等,皆各有差異。就法義而言,佛教講三法印、四聖諦、


 


十二因緣、六度萬行,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道教則以神仙信


 


仰為中心,追求「長生不死」和「養生成神」,故重視煉丹、養


 


氣、五行八卦、符咒之術,是出世的天乘宗教。


 


  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佛教雖然是傳自印度,但因佛教很


 


有融合性,傳到中國以後很快就與中華文化相融合,所以能在中


 


國生根,甚至成為中國信仰的主流。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陣頭」在台灣民間信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早期農業社會裡,它是迎神賽會酬謝神明恩典的儀禮。而陣頭中多采多姿的表演,更成為當時淳樸的農業社會人們生活中的主要娛樂。


 


傳統藝陣源自「百戲」,明清之際,先民渡海來臺,也將民間藝陣同時傳遞來臺,歷經四百年的衍演發展,各種藝陣不祇保存傳統民族文化的精神,也呈現本土的風貌。「台灣陣頭」一般所指為「福佬陣頭」,但有時也會出現原住民或客家陣頭。種類豐富,演藝範圍很廣泛,深入民間各角落,都以「落地掃」形式表演,也就是不用舞臺,就地演出,觀眾與演者距離接近,所唱所演出俱為大眾心聲,充滿了鄉土的親和,隨著時代的變遷,更成為一種紮根於民間的傳統藝術。


 


臺灣民間陣頭以演出性質分類,可分成文陣與武陣兩種:


一、陣頭-歌舞性質濃厚,娛樂性強,有故事情節,有對白,有完整的後場伴奏,表演形式大多為載歌載舞,旋律性強,又可分為音樂類的北管、南管、八音、歌仔戲、大鼓陣等,歌舞類的如車鼓陣、牛犁陣、桃花過渡、七響陣、番婆弄、才子弄等載歌載舞的小陣,以及遊藝類的藝閣、花車、布馬陣、公背婆等。


 


二、武陣-宗教性質強烈,多帶有武術、特技之表演。形式大多為只舞不歌,如宗教類的家將團蜈蚣陣、十二婆姐陣、大仙尪仔陣,武術類的龍陣、獅陣、宋江陣、跳鼓陣、高蹺陣、鬥牛陣、公婆陣、跑旱船、水族陣、五營陣等以及體育類的醒獅、舞龍。


 


以下就分別來介紹各種陣頭的由來及特色:


 


. 文陣


01.牛犁陣:


模仿自農耕作業,成員包括一對老公婆、三個生扮農夫、三個旦扮演村姑、假牛以人稱牛頭,加上管絃的樂師。上演時三生三旦,且歌且舞,相互答唱,有時互相捉弄調情,最為逗趣的是那對老公婆,不時製造一些打諢的笑料,帶動了種個場面的高潮.


 


02.布馬陣:


起源於類似竹馬戲。相傳清代傳到台灣,原稱為「紙馬陣」。相傳某日皇帝出遊,恰被忠臣遺孤所救,因而受封榮銜,並賜白馬衣錦還鄉,因其未騎過馬,一路上險象環生。「布馬陣」便是以其行進顛簸過程敷衍而成的。


03. 七響陣:


可能是由早期乞丐行乞時所表演技藝之一的「拍響陣」繁衍而來。表演時有歌有舞,但有時另加特技表演,一陣七人,兩生兩旦外加三個老丑。唱曲非常豐富,內容悉為傳統戲曲的濃縮。


 


04.番婆弄:


是一種「相褒」的民間小戲。「番婆」是台灣民間對有理說不清、做事顛三倒四或個性乖僻無常的「三八查某」的一種謔稱。「番婆弄」中的「番婆」,給人的感覺好像很「強」,只要合她的意,就可和他結為夫妻,一副強迫推銷的樣子,完全不問人家的感受,表現臺灣早期社會女人活潑和放任的一面。和「車鼓戲」陣頭相似,是丑、旦對演的模式。目前所見,「番婆弄」的陣頭並不多,常與「車鼓陣」混在一起。


 


05.才子弄:


一團六人,五人上場表演,一人幕後放錄音帶,早年是現唱現舞,還有劇情。「才子弄」的表演,行進間隨節奏舞弄,以手部動作為多,「才子」走在前頭,雙生居中,雙旦墊後。停止間(在廟前)則略有陣形變化,大致有生旦對弄、圍圈舞弄、生旦弄才子、才子弄生旦等多種,不管誰弄誰,「才子」一定是主角。「才子弄」的內容,大抵在車鼓戲的範圍,只是較車鼓陣含蓄,變化也沒車鼓陣多。


 


06.桃花過渡:


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民間小戲,產自嘉南平原的車鼓調,描述一位「撐渡伯仔」在擺渡中吃「桃花姊仔」豆腐的故事,被利用成為一種鄉土陣頭。表演時有兩種形態,一是「行路過渡」,一是「坐船過渡」。「行路過渡」在地面表演。「坐船過渡」由一男一女分飾兩角,對坐在裝置於小貨車上的木船道具裡,外面捲繞彩布作為海浪。


 


07.公背婆:


最早看到這種藝陣是臺灣光復初期,由走江湖的賣藥商人表演以招徠顧客,後來,變成了藝陣。表演時,由一個丑演婆,頭繫包頭巾,滿面花粉,嘴唇還塗著紅胭脂,背婆的「公」是紙糊的,戴了個破泥帽,雙袖朝後面做成環抱背人狀。沒有配樂,祇是「婆」自說自答。


 


. 武陣


01. 宋江陣:


相傳北宋時,水滸傳中的知名人物宋江,以民團抗官軍成功而聲名大噪,所以通稱為宋江陣。是一種武術性的藝陣,流傳於嘉南平原以南的農業社會中,以高雄縣最多,應該是所有宗教陣頭中聲勢最大的。據說最早是仿水滸傳中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組成一百零八人陣。現在一般都以七十二、五十、四十二、三十六人較多,其中又以三十六人最為普遍。陣中使用兵器有頭旗、雙斧、棍、月牙鏟、踢、藤牌、短刀、雲南斬馬刀、鉤、雙刀、關刀、雙眼、傘等,早期在鄉鬥中扮演了相當重要之角色。


 


02.八家將:


本省的民俗信仰,眾王爺們,無論城隍爺、地藏王、五府王爺…等,必有許多武將助其驅魔除妖,八家將便是這些王爺們最常見的「家將」。起源於何時,無一明確說法,流傳在民間較廣的說法有二:一是最初甘、柳、謝、范、洪、劉、馮、金等八人因天災赤禍,無法維生,只得淪為山賊,後來被官兵捕獲,端午前夕,八人請城隍的兩個部將韓德及盧清放他們回家共渡端午,並允諾端午後自動投牢,結果卻一去不返;韓、盧兩人只得自殺謝罪,八人知道這消息後,愧疚地自殺陪死,後來這八人便成了八家將,而韓、盧兩人也就成了二將令,跟隨在城隍身邊,負責驅鬼逐妖。


另一種說法是,大約在清代末葉,台南軍營中大鬧惡疫,後來軍師祭拜求五靈公降福,不久全果然痊癒,為報答其神恩,特別返回福州迎五靈公來台。日據時代,西來庵抗日事件爆發,日軍封鎖西來庵,不許奉祝,人民不得已,只好偷迎出五靈公神位,改稱五福大帝奉祝。自此之後,各種王爺及家將也就日益遍布全省,深得民間信仰。


八家將的裝扮大致是頭戴盔帽,身穿戲袍(外手在肩上,內手在腋下),腳著草鞋(套襪﹑繫鈴),外手執扇(黑﹑白﹑紅﹑花皆有)﹑內手拿法器,臉上畫上五顏六色的臉譜(臉譜的畫法有典故和儀制定規)。操演之前需先行化裝,即所謂「開面」,開面之後就不可以吃葷,也不能隨意交談﹑說笑,以免遭神譴。家將使用的武器、陣法、裝扮、行進都有統一的規定。八家將的職務,在於主神出巡時,協助緝拿妖魔,捕捉鬼怪。而緝捕(即表演)的陣法有「走七星步」、「踏四門」和「八卦陣」等多種。操演開始時,所有成員都搖頭晃腦﹑瞠目怒視,左右擺動、威風凜凜。


這時特別忌諱「閒雜人等」亂竄接近,尤其更嚴禁婦女從中穿過。在出巡前三天,所有扮演者須禁絕酒色,清潔沐浴,早些年甚至還得到廟中齋戒。出巡時,絕對不准出聲,一切靜聽二將指揮。


八家將的武裝性格,通常是香陣開路、擇陣和秩序的維護者,同時亦兼具消災厄的功能,有其一定的宗教地位。「八家將」雖名「八家」,實際上成員頗不一致,有四人或六人成陣,八人、十人、十二人成陣,演變至今甚至十六人、三十二人成陣的都有。所以有些團不稱「八家將」,而稱「什家將」,更有改稱為「家將團」,以含蓋所有的陣團。不過,民間習慣上還是都稱作「八家將」。


 


03.官將首陣頭:


與八家將陣頭相似,亦可視其為八家將陣頭之演變,係驅除鬼魅,保境安民之陣頭。操演者亦常瞠目怒視,裝扮則頭戴盔帽、臉塗五顏六色圖案、嘴含獠牙、身穿道服、腳著草鞋、手執各項法器。但其成員並非八家將之神祇編制,通常僅有 35791315 等奇數人員,目前以五人或七人成陣的官將首陣為最常見。三人成陣之官將首陣,其主要成員為中間神將,俗稱為『鬼王』,通常手持『三叉』之法器;另外二人則為『左右小差』,大邊者手持『虎牌』法器,小邊者手持『焱焰』法器。若為三人以上成陣者,則多了數位手持法索、法刀、宮燈、雨傘、扇子等之護衛小叉。


 


04.龍陣:


古時人們認為龍是掌風雨的天神,每逢乾旱時,就由巫師仿效龍的動作,迴旋舞蹈,以祈求上天下雨,這是舞龍的起源。舞龍時,通常都有一個人拿著彩繪龍珠,在前面開道,稱為「龍戲珠」。伴奏的樂器以鑼鼓為主。


 


05.舞獅:


俗稱「弄獅」,在臺灣是最普遍的民俗藝陣活動,可分為文獅和武獅,文獅表演獅子舔毛、抖毛、搔癢、打滾、鑽穴等比較溫馴的動作;武獅則表演獅子踩球、撲球、滾球、含球、吐球、騰空、采青等比較威猛的動作。台灣廟會中常出現的舞獅陣頭,以廣東獅、台灣獅陣為多。台灣舞獅南北不同,南部的獅頭通常不能張口,北部的獅頭則與廣東獅頭類似,都能張口。至於也有相當歷史的苗栗獅頭,其最大特色就是頭很大。


 


06.神將陣:


包括金車木車哪車三太子陣﹝太子廟多此陣﹞、福德陣﹝土地公廟多此陣﹞、雷公陣、招財進寶神童陣﹝太子廟多此陣﹞、千里眼順風耳陣﹝又稱金水將軍陣,媽祖廟多此陣﹞、康趙二元帥陣﹝上帝公廟多此陣﹞、濟公陣、關平及周倉陣﹝ 關聖帝 君廟多此陣﹞、七爺及八爺陣﹝又稱范謝將軍陣,城隍廟多此陣﹞、牛頭馬面陣﹝城隍廟多此陣﹞等大仙尪仔陣。表演時由人撐起大仙尪仔,腳踏各式步法。太子陣、神童陣的步伐比較輕快活潑;濟公陣的步伐似醉不醉,亦現輕快;福德陣的步伐則顯現慈祥穩重,其脖子上並常掛鹹光餅﹝福餅﹞供信徒取用;其餘各式陣頭則大都顯現威嚴並濟,讓人敬畏。


 


08.高蹺陣:


雙腳踩在木架上,著戲裝,邊走邊表演,是一個結合小戲與特技的陣頭。又稱「踏蹻」,原來流傳在我國華北地區,以農村最多,在新春元宵節及迎神賽會的場合表演。後來流傳到臺灣來,清代在臺灣的迎神賽會場合已經有高蹺陣。


 


07.跳鼓陣:


或稱『花鼓陣』或『鼓花陣』,相傳是明朝大將『戚繼光』平除倭寇時所舉行之慶祝舞或操軍舞,現在則演變為廟會中常見而具活潑歡欣氣氛之陣頭。跳鼓陣的成員人數多寡不拘,一般以八、九人的組合為多,隊員分拿頭旗、二旗、大鼓、涼傘、銅鑼等,表演時多作方形或圓形陣,通常大鼓居中,涼傘在鼓之前後,銅鑼分在四角,現在通常由年輕貌美的女孩子或小朋友來擔當;表演者通常半蹲扭腰、節奏快速、身手俐落,最能展現廟會之歡欣氛,是廟會中受歡迎的陣頭之一。


 


08鬥牛陣:


據傳說是源自秦代,當時的蜀郡守李冰,為了消滅江裡的蚊龍,化為「牛形」與江神相鬥,後來民間就流傳著「鬥牛」這項遊戲。臺灣的鬥牛陣,據說是台南縣學甲鎮的楊石寮和王枝出所創,稱「大灣牛」,目前多見於南部。鬥牛陣的牛,皆係竹架布套或板套而成,大小與真牛一樣,有「水牛陣」和「赤牛陣」兩種,前者白灰色外殼,後者則褐色外殼。一團大十個人、牧童兩人、扮牛四人(一頭兩人),餘則敲鑼打鼓或休息替換或搖旗吶喊。表演相當放任,活潑而不拘形式,是臺灣民間自創性的鄉土陣頭,它以詼諧、逗趣皂雜耍性格,逼真地傳達出農村往日的生活情趣,把人與牛,牧童粗獷的性格,演得栩栩如生,是一種最具親切、土味的民俗藝陣。


 


09水族陣:


以裝扮水族-魚蝦蟹貝一類動物為主的藝陣,是南部地區特的趣味陣頭,經常與「跑旱船」搭檔演出,沒有撐樂船伕和搖船的姑娘,只有單純的表演水生海產的各種舞姿,所以有人戲稱為「海鮮陣」。


 


10. 五營陣:


舉凡任何喪法事之前,必有「請神調五營」之儀,通常「調五營」多僅由一名「紅頭仔」主持即可,場面大者也許兩位,少有多位一起上場的,但民間卻有一種由五位「紅頭仔」合組合演的武陣,一般稱它為「五營陣」或「五王陣」,相傳是張天師所創。


武營陣中五位「紅頭仔」,造形如一,身穿五營衫,腰繫龍虎巾,右手拿清香,左手持令旗,服飾與令旗的顏色,各依其五營所扮角色而定。


表演前,一字排開先行晉廟禮,由左至右依序為「東南中西北」,即「青紅黃白黑」;表演時,五營分立五方,各執令旗操演,有時亦拋刺球對演。「…由中軍與東營相互操演,依此順序一直練到中軍回到原來的位置為止,再依東西、西南、南北、北東、東南、南北、北西、西東的順序互拋刺球,最後由東營把刺球拋回給中軍,操演儀式才算完成。」,「五營陣」算是稀有陣頭,本質上,它的源流,應歸屬道教符籙道派的「西山淨明宗」。


 


11跑旱船:


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來。屈原跳汨羅江自盡死諫後,百姓爭相划著小船去尋找遺體,最後發展出「划龍船」的民俗,後來又演變成陸地的「彩龍船」,「跳旱船」便是由此而來;表演,通常有兩人,一扮「姑娘」,一扮「船夫」。姑娘坐於船上,旱船以竹木為框,再以朱布蒙上,船下則圍白布,表示海浪。


船作中空,可容一人站立,姑娘便在其中,其前裝置一雙假腿作盤坐狀;表演時,姑娘雙手拉住船緣,用快速的碎步行走;而船伕則持槳出「划槳、搖船」的表演,乍看之下,好似陸路行舟,這就是「跑旱船」。


 


12.十二婆姐陣:


是因應協助陳靖姑護嬰信仰而產生的一種民間藝陣,照說應該是三十六位婆姐才對,不過自古以來都因編制過大,組陣不易,所以一般僅採前十三宮作為陣頭成員。


除了十二婆姐外,陣中尚增列「婆姐母」和「婆姐子」兩個角色,據說婆姐子是三宮方四娘的兒子,因母改嫁而四處尋找,其祖母「婆姐母」不放心,遂跟著出來照顧;在陣中,婆姐子來回穿梭,時而掀開各婆姐的上衣,作吃奶狀,被抓衣者便會用手中扇子輕敲其頭說:「我可不是你娘啊!」婆姐子才一臉無辜的跑開,顯然的他是扮演一位穿場的逗趣角色,與婆姐母那副老態龍鐘,走起路巍巍顫顫,恰成一對活寶,叫人看來忍俊不住。


十二婆姐陣的服飾,婆姐及婆姐子皆著紅色鳳仙裝,左手持傘,右手拿扇;而婆姐母則穿藍色服裝,左扇扛黑傘,吊包袱,右手拿拐杖,跟在陣後,每人皆戴面具遊巡。


十二婆姐陣是一種宗教性藝陣,除遊行的化妝表演外,尚有保安居和收驚護嬰的宗教功能。在民間習俗上,許多老人家都喜歡把小娃兒抱上去讓婆姐摸個頭,或把娃兒穿的衣服放到地板上讓婆姐們踩過,據說這樣能使孩子平安健康、乖巧、聰明。


台灣的民俗藝陣從前都是業餘的組織,附屬於廟宇,由各村落的村民組成,村民們利用農閒時參與各種藝陣,既可休閒娛樂、練武強身,也間接聯絡情誼、凝聚地方的向心力。而參與陣頭不但有宗教信仰或習藝練武的功能,更是參與地方公務、服務鄉里的表現。民俗藝陣中包含了舞蹈、戲曲、武術、民間信仰、生命禮俗與農村生活的縮影,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及藝術性,不可以只把它看做是宗教或迷信的一部分。


 


近年來由於受到政治體制轉換、社會結構改變、娛樂媒體日新月異、經濟條件限制、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的變遷,以及藝人老成凋謝後繼無人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原本純業餘的陣頭,有的走向半職業化或職業化,甚至走向特技或色情,以致逐漸凋零,這是非常可惜的。近幾年來有很多活動結合了傳統的藝陣如大龍峒保生文化季、大甲媽祖文化節、基隆中元祭等,希望能藉著這些活動把民俗陣頭發展成觀光資源,從而把這些珍貴的台灣文化繼續保存下來。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仙尪仔


 


「大仙尪仔」是一種類似尪仔的巨大神祇,在傳統廟會慶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各路神明出巡時,大仙尪仔就在兩側護駕,為活動增添莊嚴熱鬧的景象。


 


大仙尪仔的身長約有成人的兩倍高,其外表與寺廟內奉祀的神像並無二致,內部中空,由一人躲在裡面以肩扛抬,行進時動作誇張,讓大仙尪仔雙手能大幅晃動,以顯示大仙尪仔的威嚴。大仙尪仔很少單獨出現,經常成群結隊,各地對這類巨大神祇各有不同的稱法,中北部稱「大仙尪仔陣」,南部稱「神偶」或「神將」,此外也有「童仔陣」的俗稱。大仙尪仔的造型繁多,有千里眼、順風耳、七爺、八爺、土地公、太子爺、金童、玉女、文判、武判、劍童、印童、四大金剛、達摩祖師、二 郎神 君、彌勒佛、濟公等等。


至於大仙尪仔的出現,一般皆認為與北管的發展有關。大約在19世紀末期,蘭陽平原的北管分為「西皮」與「福路」兩派,兩派各自發展較勁,尤其是廟會活動,更是互別苗頭的時刻。據說一開始是西皮派先使出舞龍,福路派見狀便扛出「大仙的」李哪吒,象徵「哪吒抽龍筋」來對抗,西皮派不甘示弱,接著便也扛出「大仙的」李靖,以示「李靖收哪吒」,就這樣一來一往,為廟會增添許多熱鬧的氣氛。流傳至今,在各項廟宇神明遶境、出巡、刈香等活動中,都可看到大仙尪仔陣的蹤影。


 


大仙尪仔陣除了增添廟會活動的熱鬧氣氛外,常常會看到人們爭先恐後地向七爺、八爺討「鹹光餅」吃,以保平安。鹹光餅是一種中間穿孔的圓形平安餅,又稱「繼光餅」或「咸光餅」,係為了紀念明代將軍戚繼光。相傳戚繼光在追捕福建沿海的海盜時,為避免升火煮飯的灶煙引來海盜的侵襲,乃命伙夫製作便於儲存的乾糧,且用繩穿成串,以便士兵們攜帶。除了鹹光餅外,綁在千里眼、順風耳身後的五彩「高錢」,在部分地區,也成了人們保身、祈福的平安符。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25 Wed 2007 15:24
  • 神轎



 


神轎


 


文轎


在繞境遊行的隊伍中,最引人注意的 除了數以百計的民俗藝陣外,最值得一 看應該是神轎,它可說是民間宗教藝術的結晶 ,也是活動的重頭戲。神轎在外猶如神明的交通工具,由神轎的裝飾、花飾,就可以看出一尊神明的階級、神職,可以說是身份的代表。一般目前神轎大致上分為文轎與武轎,武將、王爺乘坐武轎,文官、天后、女神則乘文轎或者是鳳輦。但按古例,不論官轎、神轎只有覆頂式一種,只有以顏色區分階級,無文武之分,而直至現代才有文轎、武轎,或改良式篷轎...之分,若至鄉下地區,大部分仍遵循傳統,採用覆頂式神轎。在至目前,神轎再外觀雖有文武之分,但乘坐在轎上的,早已無文武、男女之分。王爺亦可乘坐文轎,媽祖也可以乘坐武轎,僅以花色裝飾,整體營造出來的感覺,去判別神祇的屬性。


 


武轎


武轎為武將出巡遶境時的交通工具,舉凡王爺、太子、將軍…等,均是乘座此轎,又部分廟宇常會在武轎的前後裝上各式各樣的霓虹燈以及紙糊的龍頭鳳尾來裝點出巡遶境用的武轎,為傳統神明的交通工具增添了許許多多不失傳統的創意,但為一較為困擾的是,傳統武轎如果遇上風雨,則會是一個出乎意料的麻煩。


 


手輦


手輦是眾多神明的交通工具當中最簡單也是最小的單位,其使用的方式多為兩人手持,使用的目的多在協助神祇儀式的進行或者是作為神祇的代言工具。而溝通不外乎以「佛字」、「發輦」的方式,藉由桌頭、小法的居中翻譯,做為人神之間溝通的橋樑,尤其是在大家樂盛行的年代,手輦常被與「槓明牌」劃上等號。


 


 


炮轎


炸虎爺轎的習俗最早源自於北港朝天宮,根據北港朝天宮所記,除了一般信眾所熟悉的祖媽金順盛、二媽金順安、三媽金盛豐、四媽金安瀾、五媽金豐隆、六媽金順崇數個媽祖會之外,於1694年由溪仔底「虎爺街」信眾組織虎爺會。北港朝天宮虎爺會的神轎近似於日本神轎,神轎的行進則是由擊鼓和拿扇子的人員來做指揮,而炸虎爺轎則是每年北港迎媽祖時不可錯過的精采好戲。在嘉義員林一帶,每逢年節神明遶境之時,許許多多的商家會主動的準備大量的鞭炮,不論是那一種類的神轎,只要信徒看上了,就會把鞭炮推至轎底實施炸轎,而人們也相信,鞭炮放的愈多、炸的愈旺,來年的運勢、財運也會愈來愈旺。


 


輦宮車


輦宮車也是神明出巡遶境時的另外一種交通工具,多由大型的卡車改裝,車上雕樑畫棟,一應俱全,有如傳統廟宇的縮小板,但也所費不貲。


 


鳳輦


鳳輦在外表的裝飾上顯得較為的華麗,不外乎以鎏金或黃色作為主要的色系,而在裝飾的主題上也大多以龍頭鳳尾為主,這可能源自於一般民俗信仰觀念當中對於女神的印象都是乘龍御鳳、騰雲駕霧、仙樂飄飄的印象有所關聯,常使用的神祇如:玉皇三公主、天上聖母、王母娘娘、註生娘娘…等。


 


篷篷轎


篷仔轎又稱篷篷轎,由武轎演變而來,用以改善傳統武轎遇上風雨時的困擾,又因轎頂以簡單的篷架覆頂,所以稱之為篷仔轎。而近來又有部分廟宇為了裝點篷仔轎,便請許多知名紙藝的傳統匠師,在篷仔轎上面糊了八仙與南極仙翁來裝點神轎,為傳統藝術新一代的結合。


 


 


四輦轎


四輦轎又稱為四駕、四輦,為民傳統迎神賽會當中所使用的小型神轎之一,此種四輦轎除了在結構與造型上較為簡單之外,攏統的來說比較像是一座小型的椅座,在廟會遶境的時候屬於較為機動的一環,且使用的方式也別於文轎與武轎需要多人才能扛起,因取其之輕巧,所以僅僅只在座椅兩旁以刺竹為梗,主要由信徒四人擔負。此種四輦轎在迎神賽會當中多被用來作為神明的指示的代言工具或者是儀式進行的輔助工具,如:踩火堆、煮油、祭煞、安營、公事、卜噬多此用此轎。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25 Wed 2007 15:23
  • 扮仙

扮仙


 


台灣傳統布袋戲的發展和地方廟會的淵源極深.早期很多村落只有在神明生日時才會請布袋戲團來表演.既是神明生日.就必需祝賀.所以<扮仙>意即假扮仙人來祝賀的意思.演變至今.<扮仙>成為一種不變的儀式.在每場正戲開演前都要<扮仙>.演出結束後.還要<團圓>.這樣一齣戲才算功德圓滿.否則是違反禁忌的。 一般最常見的是<三仙白>。三仙是財、子、壽(或稱福.祿.).三仙都來到廟口一同向神明祝賀,並帶來禮物,福仙帶麻姑.祿仙帶魁星.壽仙帶白猿….三仙輪流獻完賀詞….之後是<跳加官>.天官賜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跳加官之後便是<團圓>,每場布袋戲結尾,都會出現這對夫妻對團圓的儀式。這是布袋戲的傳統,象徵整齣戲的圓滿及祝福,這樣的扮仙才算功德圓滿。做為一位台灣傳統布袋戲戲偶的欣賞者,<扮仙>是一個充滿節慶喜氣熱鬧的好彩頭。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跳加官


 


一般野臺戲班的扮仙中,通常也能約略推論出該演員所較常擔綱的角色分配。以”仙頭”(如三仙中的福仙、八仙中的漢鐘離、天官賜福中的天官等)而言,通常是由老生或淨角擔任,且仙頭的責任重大,在整個扮仙過程中必須多說些吉祥話以及要”跳加官”。而三仙中的喜神與麻姑通常是該團的當家小生與苦旦;又當家苦旦在扮八仙中通常是扮演王母娘娘。所以對劇團而言,扮仙除了講好話(吉祥話)讓請主滿意之外,也由此展現出該團的演員陣容。


 


那時候,戲院子在敲響了開場鑼鼓以後,總會出現一個做官模樣的人,穿著紅燦燦的朝服,戴著笑嘻嘻的面具,在小鑼、小鼓「菜當菜當菜」的伴奏下,不時展開「天官賜富」、「連升三級」之類的條幅。這,就是「跳加官」。


 


據說,這個「跳加官」的人物是大有來頭的。唐明皇的宰相李林甫,口蜜腹劍,滿朝文武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唐明皇宴請群臣,一起欣賞教坊優伶的表演,在場的一些文武大臣,想乘此機會戲弄一下李林甫,便奏說李宰相「精於梨園」。明皇一聽,甚為高興,即命李林甫當場作戲。李林甫只會阿諛奉承,哪會演戲?但君命難違,只得戴上面具,亂舞一番。並且展示一些吉祥喜慶的條幅,來討明皇的歡心。果然,明皇看了很是高興,便下口諭,今後凡有演唱活動,均要演出這個節目。於是,「跳加官」就這麼一代代地傳下來了。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鼓」由於含有濃厚的戲劇性與歌舞成分並結合當地的音樂與演


出形式,漸漸形成頗具特色的民間歌舞小戲。「車鼓」又稱「花鼓」、「車鼓弄」、「弄車鼓」、「車鼓陣」。「車鼓」的「上身擺動、下身進退」隨著肢體重心前進後退不斷交替進行,形成「晃動」美感是車鼓舞蹈肢體語彙的動律特點。


 


男生(丑角):有踏四門、獨腳馬 、落()屎馬、馬小八字、八字馬、仰腰馬、倒拖馬等。


女生(小旦):步法較簡單,只要學會"美人梳妝"就行了。


跳車鼓只要把基本腳步學會就可以下場了,因為表演的曲調雖有不同,但腳步都大同小異,完全看臨場的反應與變化。「車鼓戲」在舞步方面,演丑角的男生又踏四門、獨腳馬、落()屎馬、小八字馬、八字馬、仰腰馬、倒拖馬等。至於演小旦的女生,步法則比較簡單,只要學會美人梳妝就行了。


 


表演時,先由丑角「踏大小門」和「踏四門」以示對神明及關眾的「禮意」。丑角在踏完四門後引旦腳出場,旦腳出場通常先唱【共君走】、【拜謝神明】等曲子,表示對神明的尊敬,然後才演出其他曲子。最後通常是以【團圓曲】收場。丑角演出的動作活潑、開朗、滑稽,而旦角的動作則優雅、柔和、細膩。舞動時多用旋轉動作,上身左右搖擺扭動,腳則走「八字」或「內八字」,丑的腳步較大,旦的腳步較小。丑通常下半身微蹲,形成「放屎馬」,肩牓放鬆,手上下左右搖動。旦通常與丑的方向相反,丑向前,旦就退後,一前一後相互搭配。


 


車鼓戲是一種小戲,演員是一丑一旦,起初均由男性扮演,光復後才有女性加入,此後有二旦式(一旦、一老婆婆),也有一丑二旦式。內容以陳三五娘的故事最多,如果是二丑二旦式,則通常演出梁祝故事。


 


丑腳的扮相以滑稽逗趣為原則,頭戴斗笠,身穿黑色大衣褲,鼻孔插兩綹鬚,嘴邊掛黑色八字鬚,嘴角點痣,手中拿著「敲仔」,一手兩片,當敲擊樂器使用。旦腳的扮相以妖豔嬌媚為原則,綢巾中央捏成朵花,夾在頭上,其餘的垂在兩耳邊,額上插珠花,身穿花紅雜色衫褲,腰繫綢巾,左手拿手帕,右手拿摺扇。老婆婆的扮相以醜陋詼諧為原則,上身穿黑色漢衣,下身穿白色褶裙,腦後有髻,圍黑巾,上插珠花,手持椰扇。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江陣


 


廟會所常看到的傳統民俗藝陣,最具可看性的也只有宋江陣。宋江陣在廟會行列裡,具有保境安民的驅邪功能,因此廟會往往都藉著宋江陣的表演,將慶典的熱鬧氣氛帶至最高潮!


 


原始的宋江陣相傳由一百零八人組成,以喻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然而今日真正的宋江陣組成卻沒有一百零八人的隊伍。這是因為宋江陣師傅認為一百零八人為不祥之陣,可能因為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皆死於非命,名間相信死於非命者終成厲鬼,它們反判朝廷,無法接受敕封,遂成為陽間作祟的幽魂,若硬組成,必有傷亡,又台灣光復,社會型態改變,鄉間青年紛紛負笈在外求學、謀生,宋江陣的演練就顯得困難,別說一百零八人的大陣組合不易,就是七十二人的陣仗有不易組成,因此一般民間以三十六人組成的最為普遍。


 


隨著時空的變遷,宋江陣所持的兵器,也有明顯的改變,不如過去的一百零八種兵器那樣完整了,陣中容有相同的兵器數把,台灣現有的宋江陣兵器有頭旗(烈火旗)、雙斧、杈、月牙鏟、鉤、雲南斬馬刀、奇眉棍、雙刀、關刀、盾牌與短刀、鐵棍、傘…等。


 


宋江陣中兵團的特色,與鄭成功寓兵於農的訓練有關,從這些兵器便可看出,如雨傘既能防雨又兼攻防效果;月牙鏟、杈是民間用來叉草用的;齊眉棍能用來防衛來襲之動物,或驅趕家禽;刀、斧是農家普遍使用的工具,從不少兵器來自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器材來看,宋江陣演出,簡直就是生活的縮影。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蜈蚣陣


 


蜈蚣陣,又稱「百足真人陣」,由多塊長片木板串接而成,但可左右活動,木板上設有座椅,一般是36席,最多是108席,由數十位打扮成民間故事或歷史小說中人物的孩童們,依序坐在椅上,蜈蚣頭與蜈蚣尾另請糊紙師傅製作。傳統蜈蚣陣的行進方式,是由多位壯丁用肩膀力量扛抬,在田間或村內緩慢前進,從遠處望去景象十分壯觀。


參與蜈蚣陣的孩童,年紀通常是512歲之間,每位孩童必須穿戴花花綠綠的戲服,但是只需端坐其上,不用表演任何技藝。由於根據流傳在民間的習俗,參與蜈蚣陣的孩童可得到平安、健康與智慧,因此父母們多半趨之若鶩,而其中蜈蚣頭與蜈蚣尾更是眾人極力爭取的席位。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主辦的廟方便採取擲筊的方式,意思是由神明來決定,當結果揭曉後,中選者則須繳交一筆費用給主辦者,當作奉獻給神明的香油錢,幸運獲得蜈蚣頭尾寶座的人,所需繳交的金額也比其他人高出許多。


 


在台灣民間信仰中,蜈蚣陣具有驅邪除魔、祛災保境、開路解厄的法力。蜈蚣陣在開陣之前,必須先由道士開光點眼,賦予法力,刈香遶境當日並作為隊伍先鋒。首先,蜈蚣陣繞行廟埕3圈,之後帶頭按照預定路線遶境,遶境結束後,還須將頭尾火化,以表示回天庭交差。


 


相傳蜈蚣陣是王爺的部將。有一年福建某地居民準備興建廟宇供奉王爺,沒想到動土時驚動了蜈蚣精,地方上從此不得安寧,王爺廟也無法如期完成,王爺盛怒之下,施展法力收服了蜈蚣精,蜈蚣精因此成為王爺的部將,時常代表王爺出巡,後來終於得道升天,成為「百足真人」。


 


蜈蚣陣除了以浩浩蕩蕩的隊形引人注目之外,穿著戲服化著濃妝的稚齡孩童們無疑是另一個視覺焦點。父母必須一大清早帶著孩子,到主辦的寺廟化妝並穿好戲服。為了避免年齡比較小的孩童不慎摔落,當他們在椅座上坐定位後,會以布條將身體捆綁於椅背,椅背上另外架設一把遮陽傘,以避免孩子受到日曬雨淋,座位前方還放著裝滿零食飲料的謝籃。


 


當陣頭開拔後,起初孩子們都興致高昂,但陣頭遶境範圍通常涵蓋好幾個村莊,時間相當漫長,不耐久坐的孩子們多半開始歪著頭打起瞌睡,有的甚至開始哭鬧,一路隨行的父母只得想盡辦法盡量安撫。


 


天真無邪的孩童百態,替蜈蚣陣增添了不少趣味,但並未減損其所具備的神聖性。蜈蚣陣預定經過的沿線住家,多半慎重其事的備好香案祭拜,道路中央或陣頭預定休息地,則見信徒們依序匍匐伏地,有人還拿著家人的衣服,預備稍後蜈蚣陣經過時,讓蜈蚣陣由身體上跨過。據說這種「鑽蜈蚣陣」的習俗,可以消災解厄,或者觸摸蜈蚣頭也可達到相同功效。


 


蜈蚣陣多出現在台灣西南沿海鄉鎮,特別是台南縣的廟會祭典中,例如西港鄉慶安宮大刈香、學甲鎮慈濟宮上白礁或大刈香、佳里鎮金唐殿大刈香等等,皆以蜈蚣陣作為陣頭遶境的開路先鋒。地方廟宇會各自籌組蜈蚣陣以參與盛會,主辦祭典的主廟也會自組陣頭,各陣皆各有其特色。西港慶安宮蜈蚣陣以悠久的歷史,遠近馳名;為了配合「唐太宗出巡」的故事主題,陣中人物皆是唐朝的忠良義士和文武百官。後社集和宮蜈蚣陣是學甲慈濟宮的固定班底,也是目前少數維持用人力扛抬的蜈蚣陣。固定參加佳里金唐殿大刈香的寧安宮蜈蚣陣,其108節的長度,為全台之最。


 


其他參與定期刈香廟會的蜈蚣陣,還有土城聖母廟蜈蚣陣(參加台南市土城聖母廟大刈香)、麻豆五王廟蜈蚣陣(參加台南縣麻豆鎮代天府大刈香)、關廟上帝壇蜈蚣陣(參加台南縣關廟鄉山西宮遶境)、佳里番仔寮蜈蚣陣(參加台南縣佳里鎮番仔寮應元宮遶境)、茄定金鑾宮蜈蚣陣(參加高雄縣茄萣鄉下茄萣遶境)等。


 


目前大部分的蜈蚣陣都已改為裝輪推動,佳里、西港等地更以曳引機帶動蜈蚣陣前進。此外,自從1987年起,後社集和宮與關廟上帝壇兩團蜈蚣陣開始受聘至各地參與遶境後,蜈蚣陣有逐漸普及化的趨勢。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