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陣


 


花鼓陣是一種身體隨著鑼鼓節奏而躍動的舞蹈表演,其名稱雖然與另一種民間藝陣「車鼓陣」僅有一字之差,但兩者表演方式完全不同,主要差別在於花鼓陣不含戲劇成分在內。不同地區的花鼓陣名稱也有所不同,舉凡「大鼓花」、「鼓花陣」、「大鼓弄」或「跳鼓陣」,其實指的皆是同一種陣頭。  花鼓陣的表演人數並不固定,基本成員包括1人執頭旗、1人背大鼓、24人執涼傘、48人執銅鑼。頭旗是全陣的總指揮,大鼓與銅鑼是主導表演者舞步快慢的伴奏樂器,涼傘負責前後串場。表演時成員多排成四方形陣,大鼓在中間,銅鑼分居四角,以此隊形為基礎,在頭旗引導之下變化各式隊形,一般從「跳四門」開始,接著「涼傘翻鼓」、「空穿什花」、「十字什花」、「涼傘穿鑼」、「蜈蚣陣」「開花」、「合圓」等,最後所有表演者聚在一起,做360度的急轉彎,然後各回原位。   花鼓陣的舞步只有屈膝扭步一種,表演者聽從鑼鼓的節奏、速度與聲音節奏,來調整動作的快慢,同時變化隊形。在熱鬧喧騰的廟會陣頭表演中,花鼓陣正是以這種動感十足的舞步,加上整齊劃一的隊形與簡潔有力的吆喝聲,吸引觀眾的注意。


 


花鼓陣的歷史起源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自明朝末年。當時倭寇在大陸東南沿海一帶為亂,讓百姓深感為苦,而駐守邊疆的統帥戚繼光,曾多次擊退倭寇的來犯,百姓們為了感謝戚繼光與其軍隊, 在正月15 元宵節當日,敲著大鼓、踏著舞步冒雨來到軍營大帳,戚繼光連忙命令士兵為百姓撐傘遮雨,持傘的戰士受歡樂的氣氛感染,也不由自主的隨著節拍舞動,這項充滿歡樂的舞蹈遂流傳下來,成為今日的花鼓陣。


 


而曾經營台灣多年的鄭氏一族,據說也與花鼓陣的出現有關。當年鄭成功率領軍隊來到台灣後,將軍隊分配至各地開墾,再利用農閒之時演練兵法,為長期備戰做準備。同時,為了增加兵源,並舉行比武活動,廣邀地方上的擅武之人前來一對一競技,一旁圍觀的人則敲鑼擊鼓助陣。後來清國接收台灣,但這項活動卻在民間流傳下來,並轉化成為節慶廟會中的表演活動。


 


  雖然眾多說法至今難以考證,但是仔細研究表演者的動作,像是「下腰後退」、「穿針線」等姿態,皆與農人的日常工作相似,據此可確認的是:花鼓陣汲取了農業社會民間文化的精華而茁壯。


 


花鼓陣發展於農業社會,藉由各式節慶廟會而蓬勃發展。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廟會活動數量增多且規模擴大,提供了花鼓陣發展的空間,但另一方面,社會型態也在快速轉變,農村人口大量外流至都市,導致過去由村民志願性組成的業餘性陣頭,因人數不足而日漸消失。職業性陣頭便於此時開始出現,成員多為女性。從業餘性走向職業化,花鼓陣最大的改變是加入大量的特技表演,最常見的是疊羅漢、以下腰姿勢咬錢、點煙等。此外,花鼓陣也開始流行於全台灣的國中國小校園,促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基於鄉土教學的需要,而傳統花鼓陣不具任何民俗禁忌,也沒有高難度的動作,因此在眾多民間陣頭中脫穎而出。


 


日前民間有許多跳鼓陣團體,但大多數集中於臺灣中南部,他們為了吸引觀眾往往從傳統陣式的變化中跳離而重祖個人技巧的特技。容易誤導民眾對跳鼓陣的認識。因此有必要加以導正,使之趨向於傳統之一鼓一跳躍。跳鼓陣之表演由於運動量很大,很適合青少年練習,也沒有任何迷信的宗教色彩。



資料來源:網路搜集如有侵權請告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鑫藝不銹鋼佛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